“清风徐来增凉爽,为遣情丝赏秋霜……”6月19日,“2025年西安市临潼区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在临潼区交口街办新民小学有声有色地展开。
“同学们,你们知道咱陕西人的‘家乡戏’是什么吗?”以大美秦腔的知识科普为切入点,当日活动中,临潼区人民剧团的演员们先后表演了《火焰驹·表花》《花亭相会》等秦腔经典剧目选段,让学生们对戏曲艺术有直观认识。激昂的唱腔、精美的戏服和生动的演绎,引得师生阵阵掌声,演员们还饱含深情展示了《三娘教子》的经典道白,寓教于乐的内容,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学生们在专业演员指导下进行戏曲技巧体验
光看热闹哪能够,在这堂“戏曲艺术课”上,剧团演员们还化身“戏曲导师”,以生动有趣、贴合学生认知的方式,向各位同学细细科普戏曲艺术背后的“门道”。从“生、旦、净、丑”等行当分类,到“唱、念、做、打”及“手、眼、身、法、步”等戏曲“四功五法”知识,通过边讲边演示的现场互动,让孩子们更加直观地理解戏曲艺术的魅力与精髓。
展开剩余51%学生们在专业演员指导下学习秦腔知识
“戏曲绝活真好看!有的动作就跟武术似的,有的动作又像杂技一样难。”学生王格格在观看演员“老师”的展示后,意犹未尽,和其他同学们一样热情高涨,争着登台,尝试练习戏曲基本功,体验戏曲妆容。
“这场特殊的‘课堂’上,孩子们表现出对中华梨园艺术的浓厚兴趣与强烈的探索欲望,这让我们很欣喜。”临潼区交口街办新民小学教师邢红妮认为,由专业演员带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通过新颖环节,不仅让传统文化的“科普”生动鲜活,更激发了学生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
据介绍,2025年西安市临潼区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作为临潼区文化惠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年内计划完成85场次演出,其中“儿童剧进校园”演出25场次,“戏曲进校园”演出60场次。活动旨在拉近戏曲艺术与青少年的距离,加深青少年对戏曲艺术的理解和热爱,提高青少年的艺术审美素养,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图 西安报业全媒体首席记者 孙欢 通讯员 王三合
发布于:北京市盛达优配app-杠杆配资-配资炒股什么意思-炒股加杆杆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